展会归来,如何更好地跟进客户?

日期:2017-05-19 / 人气: / 来源:未知

  参展是外贸企业拿订单的一大利器,汇和国际展览告诉这些外贸员,展会结束后才是赢取订单的黄金时期。参展企业应采取不同跟踪手段,发展和巩固客户关系,达成企业目标,保证参展成果。

   分类管理

  调整客户名录,重新划分类别是为了区别对待不同客户,实施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客户名录通常将客户分成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两大类。

  展会上每个业务员都会收到许多客户名片,在转交名片、名录时,还应该把展会见面时了解到的一些“活”的情况告诉客户管理部门。同时,有些客户已经变更了办公地址和通讯方式,一定要做好更新工作;另外,还需及时筛选去除那些缺乏发展潜力,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客户。

   现有客户

  指那些已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并购买过产品或服务的客户。

  展会结束后应竭力巩固和发展与现有客户的关系,防止他们被对手挖走。一方面要保持已购产品的返单,另一方面应持续向客户推荐新的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掘潜在需求,不断开拓新的业务,努力实现顾客满意,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潜在客户

  指那些在展会上认识、就发展业务交换过意见、但尚未达成正式交易的客户。因客观情况不同,接触程度深浅又可细分为有价值的潜在客户和一般的潜在客户两种。

  发展、密切与潜在客户的关系,并将其逐渐培育成现有客户,已成为展会结束后的工作重点。潜在客户管理的关键是加强双方沟通,消除客户采购前的疑虑,找到合作点和共同点,尽快达成合作。

  根据潜在客户重要程度将其排队,分清主次,针对不同情况,实施相应的跟踪服务。有些潜在客户急需的资料,参展人员可以即时邮寄或在展中打电话要公司留守同事寄送,让客户一回办公室就能在桌上看到,这不仅能让客户钦佩我们的效率和诚意,更有助于双方最终建立实质性的贸易关系。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展会结束后,参展企业应该要求参展人员把展会得到的各种资料原件交公司存档,尽快将展会信息转化为公司资源。

   跟踪服务

  调查显示,多数展会期间来访客户,走出展馆后很快就被其它事务分散了注意力和精力,会把展会上看见、说过、做到一半的事搁置一旁,甚至彻底遗忘。这就需要参展企业根据展会上洽商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强的跟踪方案,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重在实效。参展企业后续跟踪服务大致包括如下活动:

   发函致谢

  展会闭幕后一般都会给每一位来访客户发一封诚致谢的信函,致谢不仅是礼节,对促进客我关系也有积极作用。

  有的企业参展期间便分批发函致谢,还有的将客户名录传回总部,由总部专人负责致谢。有经验的参展人员认为,如果发致谢函时能够就展会上碰到的一些问题再交流,让客户觉得这不是客套,而是比较实际的沟通。

   安排拜访

  对特别重要的大客户,尽可能安排企业高层专访,以示重视和尊敬。对有价值的潜在客户,参展人员也可代表企业邀请其来国内访问。

  如果条件允许,参展人员展后可在当地多逗留几天,顺访重要客户。通过参观考察,进一步与客户交流,加深了解。除了顺访,以后贸易小组出访时也可安排拜访,再见客户时,不要忘记提及双方是在展会上建立的良好关系。

   兑现承诺

  展会期间接待来访客户,因受客观条件限制,针对现场不能满足的来访客户要求,或补充材料、或邮寄样品、或回答问题、或核对报价,展后应及时处理,兑现承诺,不能言而无信。

  回到总部后,后续工作如按照分工,必须请专职部门或其他员工来分担负责的,参展人员应做好移交、督办工作。

   邮寄资料

  展会结束之后,参展企业应考虑向客户特别是潜在客户定期寄送企业介绍、样本、样品、报价等资料,加深客户对参展企业的了解,对成交起催化作用。

  美国有一家研究所对展会期间及展会之后参展商提供给客户资料的实际效果作了调查,结果发现观展买家从展位上得到的资料只有 8% 的人会认真阅读,而参展商回到公司后接着再寄出第二份资料,有 13% 的人会认真阅读。随着参展商不断地寄发资料,阅读的人数也随之增多。

  邮寄资料的频率要适当,既不能太频密,也不能相隔太久;邮寄资料的内容要个性化,根据不同客户需要,针对性寄发;邮寄资料时如能附寄一封有署名的信函,这样效果会更好。

   业务跟踪

  根据调查显示,66% 的实际成交是在展会结束后 11-24 个月之内达成的。因此做好各项跟踪服务有助于实现企业参展目标——贸易合同的签订。

  特别对那些在展会上已表现出购买兴趣的客户,应趁热打铁,将从展会上开始的贸易沟通与洽商延续下去,此时沟通应遵循六字要诀:

  准确领会客户的意思和立场,消除其心中尚存的疑虑,准确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包括其感兴趣的点点滴滴。

  全面提供客户需要的各种资料,要求报价的迅速报价,要求寄样的马上寄发,要求打样的尽快落实,这些实物和数据能帮助客户迅速作出决断。

  清晰地阐述,尽量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语,还要注意中文和英文表达方法上的差异。

  小伙伴们,GET 了吗,预祝大家多多签单。

作者:Admin


现在致电 400-600-604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